輻照加工業的基本現狀與發展
輻照加工業是在核技術的農業應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是核技術民用中的一項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較顯著的重要產業。輻照加工,就是利用電 離輻射(目前多指鈷60-y射線和電子輻照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與物質作用發生的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對物質和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發展至 今,輻照加工主要包括有輻照化工應用、輻照食品與藥品應用、醫療用品消毒滅菌的應用,以及“三廢”的輻射處理。目前,在中國輻照加工已成為一門新興的 工業產業。輻照產品的年產值在70億元以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輻照加工業仍有一定的差距, 這表現為:輻照裝置規模比較小,自動化程度偏低,輻照產品品種較少,加工能力有限。
不同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共同規律,一是永無止境,二是越來越完善,三是每總結一次都將推動其在新的起點上向前邁進一步。根據這一規律,在輻照加工 業蓬勃發展、方興未艾之際,筆者對如何進一步發展輻照加工業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逐步實現依賴型的運作模式向創新發展型模式的轉變
所謂依賴型模式,就是特指輻照加工的對象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工農業產品的主動上門,甚至有時還指望工農業產品的某些指標,因其不達標而為輻照加工 提供原材料。而當工農業產品指標合格,不須輻照加工時,還會造成輻照加工裝置的缺貨“斷奶”現象。這樣,在主觀和客觀、有意和無意之間形成輻照加工對 工農業產品來料加工的一種依賴性。還有一種情況,即某一地區工業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低,致使在一定時間、空間內輻照加工業萎靡不振,甚至停工待料。以 上這些依賴性,筆者認為,雖然在不同地方不同時候表現程度有所不同,但作為一種現象其存在是客觀的,是普遍的。或許某些地區的輻照加工業這種依賴性暫 未表現出來,但在其發展道路上,其潛在性依然存在。
對此,通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應采取積極應對策略,即依靠輻照加工業建立創新機制來促進輻照加工業的發展。這種創新機制的主要形式:一是輻照加工 單位和提供輻照產品單位形成互動機制,雙方共同依賴,相互協調;二是輻照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精細化;三是不斷拓寬輻照產品的種類和品種;四是加強基礎性 研究,認識和了解更多的輻照功能和作用,特別是認識和了解輻照對提高產品質量的重大作用。這四個舉措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條。依據這一指導思想,增強創 新性,有利于從依賴型模式向發展型模式轉變。
在確保輻照加工業全面健康發展的同時,逐步實現食品輻照技術向食品工業的轉移
中國食品工業總產值達9267.2億元,占當年國民經濟總產值的9.92%以上。可見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然而食品的病蟲害、霉變等因素經常給食品 工業帶來巨大損失。據專家估測,全世界收獲農產品的三分之一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就因腐敗變質或蟲害而損失。另一方面,局部地區的某些食品的衛生質量 低下,導致食源性疾病經常發生,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 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進行的大量基礎性研究證明,輻照加工技術有著傳 統加工技術所無可比擬的作用,且成本較傳統技術更為低廉,因此人們可充分利用這一技術保護其辛勤勞動成果和保障人類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將輻照加工技術 應用到食品工業中,結合傳統加工技術,逐步實現食品輻照技術向食品工業的轉移。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應用業已證明:食品輻照技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現 已形成規模,食品法規已基本完善,并能與國際現有法規接軌,這些都為食品輻照業進一步向食品工業的轉移提供了基本保障。
管理上下功夫,促進科技成果在輻照加工中的轉化
加強管理能夠促進出效益。這一觀點在某些先進國家中或許已不是什么突出問題,然而在發展中國家,許多行業中管理都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目前 ,在中國的輻照加工業當中,人們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然而據筆者看來,輻照加工業的管理仍需繼續努力。輻照加工業的管理, 包括內容很多,有行業管理問題、安全評價問題、鈷60放射源運行問題、研究項目設置問題、成果轉化問題等等,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科研項目的管理問題。試想 一下,如果沒有20世紀輻照生物學等幾十年的大量基礎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現在的殺蟲滅菌、食品保鮮等輻照加工業還不知從何談起。正是因為有了堅實 的基礎性研究,進而發展到應用性研究,才有今天的輻照加工行業和今天的商業化運作。盡管如此,該領域內涵博大、對象繁多,研究內容未到盡頭,尚有很多 認識不足的空間。即使曾經有所研究,但毋庸置疑,某些研究內容還有待深化。據報道,世界上38個國家批準了538種(屬于224個條目)輻照食品,而食品又涉 及到成千上萬種。只有對這些產品(物質、材料)進行深入研究,依靠研究成果的支持,才有望更加壯大輻照加工業。因此,加強科技管理,多出成果,促進成 果的迅速轉化,是十分迫切與重要的。
想了解更多關于輻照,輻照滅菌,輻照加工,輻照改性的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無錫福騰輻照科技有限公司官網www.mingjieer.com.cn
文章信息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我們及時修改。